
孟璇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血管功能检查科主任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血管超声专家委员会常委。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甘肃医药2016年第35卷第9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平博网页版,平博(中国)平博(中国)EMS-9A)联合应用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0例高危人群行CDFI和TCD常规检测,其中49例(98支动脉)确定为单侧或双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通过CDFI对颅外段ICA的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等的检测,TCD对颅内Willis环动脉的检测,确定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经颈脑血管造影(DSA)检测证实;将CDFI、TCD及两者综合结合分别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结果显示ICA重度狭窄50支,闭塞16支,阴性32支。CDFI、TCD及综合结果与DSA符合分别为87支、83支和97支;敏感性分别为89.57%、84.69%、98.13%;特异性分别为85.80%、76.11%、和100%;准确率分别为87.88%、84.69%、98.98%;两者的综合结果明显提高了准确率(P<0.01)。结论:CDFI和TCD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无症状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的综合检测方法。
《中青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的超声检测及机制》
(《临床荟萃》 2017年7月5日 第32卷 第7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中青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及卒中机制。方法:70例中青年CS患者为CS组,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TCD(平博网页版,平博(中国)平博(中国)EMS-9A)并进行发泡实验,配合Valsava动作检测PFO及右向左分流(RLS)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间隔瘤(AS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血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比浊法测定。结果:对照组和CS组PFO 检出率分别为5.71%、92.86%,RLS轻、中、重度发生率分别为5.71%、0.00%、0.00%及11.42%、41.42%、40.00%,PFO合并ASA发生率分别为1.43%、18.57%,PFO合并DVT发生率分别为2.86%、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CS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 <0.01)。结论:TCD发泡实验,配合Valsava动作诊断中青年CS的PFO具有较高敏感性,适用于PFO的筛查和诊断。PFO致CS的机制可能与反常栓塞的形成有关。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灌注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6卷第9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脑血流灌注( SPECT) 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检查, 探讨对颈内动脉( ICA) 狭窄或闭塞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42例ICA狭窄或闭塞患者经TCD、SPECT及M RA检查, 与DS 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D、M RA对ICA狭窄或闭塞检测结果与DSA比较, 符合率分别为90. 8%、80. 5% , 对侧枝循环开放判断, 符合率分别为92. 2%、47. 6%。TCD检测患侧和健侧M CA的Vs、PI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01)。SPECT阳性区与M CA的Vm、PI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72, - 0. 658, 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TCD、SPEC T及M RA检查联合应用, 从不同角度为ICA狭窄或闭塞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全面的客观依据, 是可靠的综合性检查方法。目的:分析老年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与闭塞后的颅内血流变化。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检测34 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颅内血流变化、侧支循环类型以及患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的变化,并与20 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单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16 例,单侧闭塞18 例。颈内动脉狭窄残余管径住4 ~ 1.7 m m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有3种类型侧支循环, 前交通开放占85 %, 后交通开放为5 %, 颈内一颈外侧支开放占3 %。患侧和健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比较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 01 )。结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 颅内血流明显减低并出现侧支循环, 侧支循环的评价对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诊断无症状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
(兰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第三十二卷第2 期)
目的:研究了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诊断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作用。方法:对19 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完全符合1 4例, 2例前交通支、3例后交通支评价不足。患侧大脑中动脉的最高流速均低于健侧, 分别为58 土21.3和86 士28 6 c m / s (t =10.51, P< 0.01 ),双侧颅内血管搏动指数不对称, 患侧0.5 3 土0.15 3 , 健侧1 .0 士0.182 (t = 13.705,p < 0. 01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完全相符14 例, 不一致5例。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但有局限性, 两者结合使用, 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具有互补作用, 可以提高评价血管病变程度的准确性。
《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 年第21 卷第3 期)
目的:探讨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经颅多普勒(TCD)结合MRA 筛查急性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56 例,用TCD、MRA 评价颅内动脉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DSA 进行比较。结果:颈内动脉闭塞发生在颅外段46 例,颅内段10 例。后交通动脉显示率MRA 高于TCD(P<0.05);眼动脉参与的侧支循环显示率TCD 高于MRA(P<0.01);TCD 联合MRA 显示侧支动脉与DSA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均明显低于健侧(P<0.001)。结论:超声与MRA 能够很好显示急性ICA 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侧支循环状态。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作为首选方法。超声联合MRA 可替代或减少使用有创的DSA。